咖啡由種植到飲用,簡單來說會經過生長、採摘、加工、分級、包裝及運輸、烘焙、研磨,最後萃取飲用。中間還可能會有其他加工工序,例如:去咖啡因。
生長
咖啡果實生長在灌木叢裏,陽光、濕度、海拔和土壤都會影響其生長。
我們日常接觸到的主要是阿拉比卡種或羅布斯塔種咖啡,適合種植的產地大多都位於赤道附近。
採摘
咖啡樹生長5年後會第一次結果,採摘咖啡果實多以人手為主。
成熟植物的咖啡果實全部都會被摘下,然後經篩選後只採用已成熟的深紅色果實。
精製處理
採摘後需要從果實裏把咖啡豆取出,即「精製處理」。大致分為「水洗」或「日曬」兩種方法。「水洗」會先浸泡果實,再用工具去除果肉,然後進行發酵和晾乾。「日曬」指的是對未經水洗的果實放在陽光底下晾曬,經過2-4週後果實外皮會裂開,然後咖啡豆會被收採。
另外亦有結合二者的加工方法,以及較新的方法處理。例如:厭氧發酵處理等。
分級
咖啡豆之後會做進一步脫皮,去掉殘餘果肉。運往烘培廠之前,生產商或採購公司會對生豆依據品質、強度、顏色和大小等進行分級。咖啡豆的分級在不同國家採用不同的標準,最普遍的標準是根據豆的大小。
包裝及運輸
理想情況下,生豆要被密封包裝,并放置在涼爽、陰暗且乾燥的環境運輸。
烘焙
生豆須要先經過烘焙,須要由專門的烘培師及電腦程式操作烘焙機,控制時間和温度。成品由淺焙至深焙均可,取決於想要製成的口味
研磨
沖咖啡前須將咖啡豆磨碎,合適的粗細度視乎接下來萃取的方式有所不同。
這步驟可以自己在家進行最好不過,退而求其次請店家代勞也可以。
萃取
是指將咖啡中帶有風味的物質釋放到水裏面,做成最終飲品的過程。
最簡單的一種就是把熱水倒在咖啡粉上,但實際的方法和技巧遠不止於此,因此是有是一門十分有趣的學問。
本文由Be Simple Brew撰文